传承百年团魂,砥砺青春使命——外国语学院开展“共青团光辉历史”主题团课活动
为引导青年团员深刻理解共青团的光辉历程与使命担当,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4月2日下午在崇文楼449组织开展了“共青团光辉历史”主题团课。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团史,增强团员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历史责任感,激励其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活动主讲人王文山老师向我们详细阐述了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在革命暴风中诞生
首先,王文山老师针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向我们介绍了其创建过程。1920年,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首个地方团组织成立,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团的正式成立。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结青年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革命洪流中的先锋力量。“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历史事件中,共青团始终站在斗争前列,凝聚青年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战斗力,做强了就是影响力。
二、在战斗的历程中成长
王文山老师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大到六大,向我们介绍了共青团组织架构与革命纲领的逐步完善:一大明确了“为青年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的宗旨;二大确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名称;三大提出青年运动与工农结合的方向。抗日战争时期,共青团发展为“民主青年同盟”和“民主青年团”,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了青年群体的爱国热忱与组织韧性。
三、迈向社会主义建设
王文山老师向我们介绍到共青团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明确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青年”的任务。此后,团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持续发挥桥梁作用。共青团十六届四中全会(2010年)提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核心任务,强调适应新时代需求,引领青年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推动共青团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四、共青团的组织原则与团员使命
共青团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定位,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任务包括引领青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团员年龄为14至28周岁,需履行学习、奉献、守纪等义务,享有选举、监督等权利。团组织通过表彰先进、教育引导等方式激励青年,同时对违纪行为依规处理,确保队伍纯洁性。
五、团旗与团徽
王文山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团旗和团徽的样式和意义,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寓意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尺寸标准为长宽比3:2,重大活动需规范悬挂;团徽:由团旗、齿轮、麦穗、初升太阳及绶带组成,象征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团员须在会议、活动中佩戴团徽,彰显身份与责任。让我们不仅了解团旗和团徽的象征意义,更能将其与自身成长结合,激发作为共青团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次团课通过重温历史、解读使命,深化了青年团员对共青团百年奋斗历程的理解,强化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活动不仅激发了团员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更引导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团史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