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25年度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助力镇江“国际文旅休闲目的地”的城市发展定位,进一步挖掘镇江市长江与大运河文化的精髓和当代价值,全力打造“江河交汇看镇江”的文化品牌,服务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研究人才,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项目建设提供参考。镇江市社科联(院)和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决定开展2025 年度“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选题方向

 根据镇江市当前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的现状,镇江市社科联发布2025年“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指南(见附件1),各单位、部门及研究者个人可以根据课题指南中的选题申报,也可以根据部门、单位和个人专业实际自拟与指南相关的课题申报。

 

 二、步骤安排

1.课题申报。课题组负责人填写《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申报表》(见附件2)。凡具备主持或承担课题研究能力和条件的我市社科工作者均可申报,原则上不要与其他专项重复申报,一位课题负责人年度内最多只能立项一项课题。尚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课题未结题者不可申报。

2.立项评审。由市社科联(院)、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评审,并共同印发立项通知。

3.开展调研。立项后,课题组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般课题研究时间为 5个月,重点课题为12个月。鼓励研究者开展跨部门、单位、行业、学科、城市的联合研究。

4.结项评审。课题成果形式为1万字左右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参照论文格式,结项材料需附查重报告,查重率不得超过 20%;一般课题结题时限为2025年10月7日前,重点课题结题时限为2026年5月1日前。课题结题时提交《鉴定结项审批书》(见附件3)、研究成果及3千字左右的摘要、查重报告各 2 份。重点课题结项时如发表论文一篇或有论文发表录用通知、领导批示的决策咨询报告,则优先结题。所有课题由市社科联(院)、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结项评审,通过者发放结项证书。

5.成果表彰。在结项课题中评选产生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代资助;已获经费资助的重点课题可参加评奖,但不再给与奖励,并由市社科联(院)和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共同颁发奖励证书。

6.成果运用。对获奖或高质量的结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整理汇集并编印成书,对其中转化价值较高的成果,编印决策咨询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或直接向有关职能部门推介,以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申报相关要求

1.课题申报应注意学术与应用并重,要坚持高点定位、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与促进镇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联系,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

2.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应认真组织本次相关项目的申报论证评审工作,对选题予以指导,努力提高课题申报的水平和质量。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并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3各二级学院科研秘书负责收集本学院的申报材料,请于4月1日前将《申报表》(一式两份)、“二级学院专家评审组织情况及意见汇总”(一式一份)材料提交至正德楼233办公室,电子版材料发至邮箱nsdzbkeyan@163.com,文件名为“XX学院大运河专项课题申报书”。

 

 

科研与社会合作处

2025年3月13日


附件1:课题申报通知及指南

附件2:课题申报表

附件3:课题鉴定结项审批书


  • 更新时间

    2025年03月13日

  • 阅读量

  • 供稿

    科研与社会合作处

  • 文字

    夏烨

  • 编审

    顾中铸

地址:丹阳市经济开发区正德路8号

电话:(0511)88150013

传真:(0511)88150072

Copyright © 2018 LSTY.COM雷速体育.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4677号